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2-12-02 10:39来源:本站 图/文:倪保文
每年的冬日,古城西安的气温一天天降至零下七八度左右,甚至达到零下十几度,人们再次感受寒冬的温度。年复一年,其实我们这些生活在当今幸福的环境里,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这冬的味道。
近日,天气迟迟阴冷,秋天的爽意全无,温度降至零下,城里的你我都换上了羽绒衣等。忽然有个想法,想为这冬日写点文字。
在那冬天的寒潮中,你能感受到那些需要温暖的人们对于温度的渴望与期待吗?
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儿时的我在一农村小学识字读书,到了三九天,穿着不是很厚的棉袄棉裤,坐在冰冷的土教室里,伸出冻肿的手写字,多么希望有点温度。有时老师也感到了脚冻和手冻,就叫同学们搓手两分钟和跺脚两分钟,增加自身的一点温度。放学回到家里,先爬上土炕,小脚伸进被窝里,小手紧跟上,妈妈再搓一搓,暖一暖,那时才感受到暖烘烘的温度。
所谓的温度,那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在今天城里人的心中,只是几天相对的名词,可在冬日依然渴望温度的人眼里,往往写满了人间烟火,叫有的人特别是那些有一时困难的人为之仰慕、追逐和渴望!许是天气寒冷之极。许多人心里依旧渴望有一份温度相伴!
记得前几年的一个冬日,我与几个慈善同仁到大山里几家较困难的家庭帮扶,看到他们依然偎依在土炕上,多么渴望有一份温度相伴!我们带着城里人捐赠的保暖衣物,他们好像感受到了温度的希望!看到当今很多乡村、社区为孤寡老人办起的“幸福家园”或老年餐桌,那些需要温度的人吃着热腾腾的饭菜,不时勾起儿时渴望温度的回想。再回味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古城西安疫情封控的时日,工作在户外的抗疫人员,面对零下7-8度的风冷,多么希望温度的升高。当他们接收到慈善机构、社会各界送来的“小太阳”“电热背心”“暖宝宝”时,更加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炽热温度!
几十年过去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每每经过这冬天时,总是想还原自己儿时冬天的样子,可每次执笔都没能如愿。那时沒有相机,便没有留下当初的样子,虽然有一点遗憾,但是,在岁月的长河里,想起自己出生和儿时的那个年代,再看看当今整个社会融融暖意,特别是严冬时节,指尖上的温度,一年年伴着我前行,也将我的寒意一年一年的安暧!
我们行走在人生路上,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往事,经年沉淀,落入在记忆深处的时光,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模样!但作为赶路人的我们,免不了劳累,也免不了在过往的老歌与旧时的记忆中,觅寻属于自己的足迹,尽管是过往,但对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诗与远方?在今天步入寒冷的冬天里,我依旧在走过的文字里,寻找温度,摸索岁月的意义。
人生春秋有几时,匆匆而来又何为。作为慈善人,除了我们尽享当今春暖花开的时日外,更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坦诚的心,用温度的心,去帮助那些在严冬时节需要温度的人,让他们也感受到春暖花开时节的温暖。这份从内心燃起的活力,将会成为支配我们人生一直前行的动力!
( 编辑:权安超 审核:阿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