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4-05-14 14:42来源:本站
西安市慈善会关于2023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市民政局:
2023年市慈善会坚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坚持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解决群众实际需求为使命担当;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募集渠道、精心实施项目、扩大慈善宣传、开展志愿服务。截止12月31日,全年共募集款物和慈善公益扶持基金1.58亿元(其中接收捐赠善款4341.72万元、善物价值8490.29万元、慈善公益扶持基金3000万元),比上年度增长3.9%;投入款物1.17亿元(其中善款3557.06万元,善物8163.95万元);共实施慈善项目2500余个,帮扶困难群众近百万人次。
2023年市慈善会在坚守中突破,在改革中前行,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召开换届大会、驰援甘肃抗震救灾、召开“慈善幸福家园”观摩推进会、举办慈善公益书画拍卖会、举行直属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参与“乡村振兴·陕西专场”网络募捐、承办中慈“中老情”学生手拉手项目、成立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全市的慈善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一、换届大会成功召开,会员理事队伍日益壮大
2023年是西安市慈善会的换届之年,全会上下非常重视换届工作,从3月份起就成立了换届领导小组,按步骤进行换届筹备。
(一)高标准、严要求,规范换届大会流程。特别是在10月份收到省民政厅《社会团体换届工作指南》后,朱智生会长要求严格依照《指南》规范换届筹备工作。市慈善会召开会长办公会做工作部署,召开常务理事会审议报告,全面梳理会员、理事组成人员名单。
(二)市委、市政府及市民政局关心重视。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一次理事会于12月19日成功召开,方红卫书记先后两次对换届大会做了重要批示。副市长仵江,市委副秘书长濮斌锋,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市民政局局长李平伟,市慈善会终身名誉会长郝树茂、张凡、陈振虎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市慈善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市慈善会章程及修改说明,和会员及会费管理办法。会议选举朱智生同志为西安市慈善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聘任了第六届理事会荣誉会长、顾问、形象大使和专员。
(三)副会长单位支持力度大,齐心协力办好大会。西安大明宫实业集团、西安国花瓷商贸有限公司、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副会长单位和爱心企业在会上当场举牌捐赠慈善款物和设立慈善基金1.37亿元。
(四)稳步的扩大会员、理事队伍,组织机构更加完善。市慈善会目前共有会员642个,其中:单位会员119个、个人会员523人;会长、执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23人;监事5人;常务理事63人;理事201人;终身名誉会长、荣誉会长、形象大使、顾问21人;慈善专员8人。大会的成功召开,对我市慈善事业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二、抗震救灾反应迅速,传递古城爱心暖意
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部分群众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市慈善会第一时间做出驰援甘肃抗震救灾的工作部署,通过官网、公众号及有关媒体发出向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倡议,广大爱心企业和人士积极响应,纷纷通过市慈善会捐赠款物。参与捐赠款物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有81家,爱心人士400余人。与此同时,市慈善会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发布《驰援甘肃抗震救灾倡议书》,随即又通过公益宝发起《驰援甘肃抗震救灾》网上众筹项目,会长朱智生等领导带头捐款,并带动了一大批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到驰援甘肃的行动中来。北三环大明宫捐赠100万元现金,西安新丝路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30万元的防寒物资,西安神秘现象服装有限公司捐赠价值39.9万元防寒服。机关全体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接收、装载物资,及时将抗震救灾物资送往灾区。
一位市民路过市慈善会楼下时,目睹了工作人员冒着严寒装载给灾区的物资,深受感动,当即购买了饼干、方便面、红糖、豆浆、口罩等物品,一并装车运往灾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报纸上看到《倡议书》后,将给孙子结婚准备的新被褥、衣服、鞋袜等物品送到了市慈善会,通过我们送往灾区。雁祥学校在看到网络发布的《倡议书》后立即与市慈善会联系,号召全校师生对灾区人民捐赠爱心款物。西安慈善志愿者总队迅速响应,筹集方便面、矿泉水、棉被、大衣等15车物资,昼夜兼程送往甘肃灾区。截止12月31日,募集款物达500余万元,市慈善会按照甘肃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时将款物送往灾区。市慈善会收到积石山县中共安集镇委员会、安集镇人民政府发来的感谢信,感谢西安的爱心群众为灾区送去抗震救灾款物,解决了安集镇受灾群众燃眉之急,保障了广大群众基本生活。
三、线上线下齐发力,持续拓展资金募集渠道
市慈善会2023年拓展募捐渠道,创新募集方式,提升募集能力,稳定维护老善主,积极开拓新善源,重视互联网筹款模式。
(一)线上线下为一体,积极开展各类募捐活动。在线上筹划和组织参加“乡村振兴·陕西专场”、“95中华慈善日”、“99公益日”等大型网络众筹活动,共筹集善款近1300万元,参与网上捐赠的人数达到11万人次。在线下,开展经常性慈善义卖、书画拍卖、救灾募集、签订基金、设置捐款箱等形式多样的募集活动,募集资金和衣物、食品、药品、生活用品、应急设备等物资。全年组织捐赠仪式15次,慈善义卖4次,书画拍卖2次,签订慈善捐赠协议30份,新签订慈善项目基金5家,设置募捐箱17个。
(二)针对社会热点及时发起网络筹款,建立网上快速捐款渠道。为配合全市春节送温暖活动上线了《春节志愿服务送温暖》网筹项目,募集善款3.3万元;为了给白血病宝宝提供医疗救助,发起了《为白血宝宝送去希望》网筹项目,募集善款27.4万元;依托网络热点“心羽家园”案例,开展针对大病患儿的网络募集项目,募集善款26.44万元;发起“蔚来汽车公益市集活动”网筹项目,募集善款25万元。
(三)完善募集工作流程,与爱心企业、人士建立常态化联系。建立健全募集款物出入库台账,使物资进出有据可依,有账可查;对捐赠协议编号,并及时归档;为每笔捐赠都开具捐赠专用票据,并为捐赠人讲解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与慈善基金单位、爱心企业和人士保持经常联系,走访爱心企业28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回访爱心人士133次,向爱心单位和个人邮寄捐赠荣誉证书、感谢信72份。
四、以创建幸福家园为契机,深入做优西安慈善品牌
市慈善会以创建“慈善幸福家园”为主要抓手,在项目论证、实施和验收总结等各个环节,坚持把工作做细做实,树立良好慈善品牌形象,慕名而来开展合作的单位和团体越来越多。
(一)再接再厉、加大力度,推动“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取得新进展。联合2177个村社参与“慈善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为村社构建互助基金,帮助村社规范资金募集流程、帮扶困难群众。“慈善幸福家园”工程推进会召开后,全市通过该平台认领、激活互助金的村社有1033个,发布项目 66个,总筹款53万余元,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确保项目有序实施。2023年“春节送温暖”活动安排慰问城乡弱困群体及百岁老人、老干部、老党员共1171户,为他们送去价值211.5万元的慰问品。“六一”期间,资助儿童残障、福利机构、留守儿童之家12所,为6000余名困境留守儿童送上节日心愿礼物,投入善款67万元。“九九”重阳节,开展了以“情暖夕阳,爱心敬老”为主题的慈善志愿服务月活动,向全市369名百岁老人送去每人1000元的慰问金。“慈善助学”项目一改以往仅资助西安辖区学生的情况,与金徽酒业合作为全省9个地市低收入家庭的1575名大学生,发放助学款共计330万元。在蓝田、周至、长安、鄠邑、临潼等五个区县山塬地区修建慈安桥39座,投入专项资金271万元。
(三)强化联合,促进项目精准实施。在市民政局的统一安排下,开展‘澡’回幸福”项目,投入资金8.8万元为400名失能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务;与市教育局合作“小葵花”项目,通过校园义卖的方式募集资金,全年投入66.8万元,开展“阳光关爱志愿行动之爱心夏令营”、“慈善暖冬行动”等活动;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在全市援助70名困难家庭退役军人,发放慈善资金56万元;与世界宣明会合作“宝贝加油”和“零家暴”项目,共投入资金60万元;与西安市大明宫关爱儿童慈善基金会联手,出资30万元为300名弱视、近视的青少年赠配价值1000元的眼镜;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开展“夏日送爽”活动,重点慰问在户外工作的交通警察、城管执法人员及环卫工人,共发放价值10万余元的冰峰饮品。
(四)勇于探索、创新发展,继续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和方式。成立西安市慈善会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聘请160位医疗专家为委员,制定了专委会工作制度和助医实施办法(草案),筹备医疗专家讲座录播室工作,为新时代慈善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发起网络众筹,全年共救助大病患者327人次,发放救助金1317万元(其中线下救助78人次,救助金额75.6万元,线上救助249人次,救助金额1241.4万元)。实施中华慈善总会慈善药物援助项目,共发放抗癌药物安维汀50人次、特罗凯356人次,总价值120余万元。
五、广泛宣传慈善文化,全面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紧扣大慈善理念,把握着力点,找准切入点,营造良好慈善氛围,广泛传播慈善理念和文化,不断扩大西安慈善影响力,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的手段,提升我市的慈善文化宣传。通过市慈善会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共发布原创活动稿件187篇,阅读量达18万余人次;通过短视频平台共发布作品共96条,播放量共38万次,获赞6万余次;特别是今年正式运营了抖音官方号,发布抖音短视频65条,播放量28万余次;微信视频号31条,播放量10万余次,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营造出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有关市慈善会各类工作活动事迹,全网曝光量达300余万次。全年在中、省、市级媒体共刊登稿件240余篇,发放各类宣传刊物2万余份。围绕本会中心积极开展募集工作,共募集善款、广告资源,价值320余万元。
(二)从机制建设、理论研究、宣传部署、强化培训等方面开展慈善宣传工作。印发了《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对新闻信息报送、发布等提出了要求,保障了宣传的准确性、及时性;制定了2023年“慈善文化理论研究课题”,评选出优秀理论文章通报表彰,并向省级、国家级刊物推荐;在西北大学举办了西安市慈善宣传信息员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慈善宣传工作水平;召开了全市慈善宣传工作专题会,表彰2022年度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编印《西安市慈善会2022年度报告》,展现市慈善会的工作特点和成效,并设置了“2022年度西安慈善捐赠荣誉榜”。
(三)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扩大慈善宣传覆盖面。前往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开展调研,对多个慈善典型人物进行跟踪采访,撰写稿件《善星,赵孟虎:十年牵心为患儿》、《西安慈善晨曦救援队:“硬核”为爱守护三秦》、《高西红:托起老人浓浓的幸福》、《田根全的爱心孝心和真心》,讲好慈善典型故事,挖掘慈善典型事迹。发布市慈善会宣传歌曲《慈善西安》,并在各区县、开发区慈善(协)会和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传唱活动。举行了“践行二十大精神,同绘共同富裕新图景”大型慈善公益书画拍卖会,成功竞拍书画作品260余幅。邀请热心慈善事业的多位书画家,成立了西安慈善书画院并举行了慈善书画展,促进慈善理念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营造出人人参与慈善的浓厚社会氛围。
六、以党建引领组织建设,推进慈善事业全面发展
(一)夯实思想根基,深入开展党建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员工政治素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工作人员赴两当兵变纪念馆开展“贯彻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引导全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二)落实党建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本会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把建章立制贯穿始终,认真执行会长办公会、项目管理、物资捐赠管理、资金捐赠管理等25项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初步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年中,西安市慈善会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让慈善之花开遍全城。举行了34支直属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仪式。截止目前直属志愿者服务队达84支,志愿者人数达1.7万人。西安慈善志愿者的身影遍及古城乃至华夏大地,开展甘肃抗震救灾、河北涿州抗洪、孤寡老人就餐、慈善健康义诊、慈善文艺汇演、中高考义送考生,节假日特定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累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3186场,服务群达众15万人次。
回顾2023年工作,市慈善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市民政局等部门指导、配合,离不开会员、理事、基层慈善组织人员的辛勤付出,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认真分析,在做好慈善工作上还存在短板,在慈善氛围的宣传上还需强化,在募集渠道上还需拓展,在人员素质和能力上还需进一步提高,在与爱心企业的沟通、联系、动员上还需加强。
在新的一年里,市慈善会要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在市民政局的监管指导下,在新一届理事会和朱智生会长的带领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凝心聚力,鼓足干劲,打造慈善西安品牌,为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更多的慈善力量。
西安市慈善会
2024年2月25日